東莞市外遇取證-父母相繼跑路東莞姐弟拾荒度日背牌尋親
為了尋找已經很久沒有消息的父母,這位撿破爛的少年在身上貼上了尋人啟示的紙牌,將自己變成了一個移動的尋人公告(如上圖所示)。這一幕近日在東莞虎門發(fā)生,讓人感到十分心酸。尋親的是一對姐弟,姐姐年僅12歲,弟弟也只有10歲。
姐弟倆本應在學校里學習,卻為何要在街頭尋找親人?事情是這樣的,2009年的中秋節(jié)過后,他們的母親黃麗英率先離開了家,到了2012年的年中,父親張日軍也將他們托付給了年邁的親戚,隨后也消失了。無奈之下,姐弟倆只能放棄學業(yè),靠撿拾垃圾來維持生計。
面對“跑路”的父母,姐弟倆能做的只有街頭尋親。
尋父
東莞市虎門區(qū)的銀龍路上,坐落著一個熱鬧的童裝批發(fā)集散地。張友婷與張海峰,這對姐弟倆,在周邊地區(qū)搜集廢品、紙箱已有超過一年的光景。然而,在11月28日這一天,往常在街頭拾撿廢棄物的張海峰,卻因背部貼著一張顯眼的紙張而吸引了眾多路人的目光——那紙張上赫然印著“尋找父母公告”。
啟事中提及:“廣西的黃麗英自2009年起在佛山離奇失蹤,至今音訊全無;湖南永州的寧遠冷水新張家張日軍亦于2012年在佛山不告而別,至今仍無音信。目前,這兩個孩子無人照料東莞尋人公司,只能靠乞討度日。女兒名叫張友婷,現(xiàn)年12歲,兒子名叫張海峰,10歲,他們均未入學就讀。希望你們能盡快回來照顧好自己的孩子,否則我將依法將你們告上法庭,屆時你們將面臨諸多麻煩?!?/p>
劉珍(化名)是張海峰舅奶奶,她提出了在背上貼啟事的想法。她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,2012年8月,她的外甥張日軍曾答應每月支付600元生活費,并將兩個孩子寄養(yǎng)在她這里。然而,他一次性支付了1200元后,就再也沒有繼續(xù)支付?!拔易詈笠淮闻c他取得聯(lián)系是在去年10月,此后給他打電話總是處于通話中狀態(tài),三個月前電話號碼已經失效,我們徹底失去了聯(lián)系?!?/p>
劉珍提及,她的外甥張日軍此前在佛山務工,然而她多次前往佛山尋找,卻始終未能如愿?!斑B親戚和孩子的姑姑,都對孩子的父親下落一無所知?!眲⒄浔阏埲酥谱髁藬?shù)十張尋人啟事,并將它們貼在了外甥之前租住的房屋附近人流量較大的區(qū)域,盡管如此,仍未有張日軍的音訊。
張日軍并非首次選擇逃離?!霸?009年,他的妻子離他而去,緊接著,過了半年,他自己將摩托車變賣,同樣選擇了逃離,將年幼的兩個孩子留在了佛山,當時一個8歲,另一個6歲。”劉珍表示,張日軍獨自一人逃至浙江,將孩子托付給未滿18歲的妹妹照料。后來,因張海峰與人發(fā)生斗毆,不幸受傷,事件引起了媒體的注意,這才迫使張日軍返回佛山,開始照顧他的孩子。
黑戶
張友婷在今年的五月迎來了十二歲的生日,而她的弟弟張海峰則比她小兩歲,本年九月即將邁入十歲的門檻?;厮莸?000年,一個年僅17歲的湖南青年張日軍在佛山獅山務工期間,邂逅了15歲的廣西少女黃麗英,隨后兩人作出了“成婚”的決定。據(jù)化名為劉珍的人士透露,家人普遍持反對意見,認為這兩個孩子年紀尚幼,至少應在22歲或23歲之后結婚,然而他們并未聽從家人的勸告,而是選擇了秘密地交往在一起。
相隔兩年,黃麗英這位17歲的少女迎來了她的第一個孩子,一個女兒;緊接著,兩年之后,她又迎來了第二個孩子,一個兒子。據(jù)劉珍所述,這對“夫妻”自“結婚”以來東莞市外遇取證-父母相繼跑路東莞姐弟拾荒度日背牌尋親,男方未曾踏足女方家門,女方亦未曾踏入男方住所。“兩人年幼便步入婚姻,婚后隨即生育,孩子出生后便無人問津?!庇捎谒麄兊幕橐鰧儆诜欠ǎ`反了相關政策,因此兩個孩子未能登記戶口,始終處于“黑戶”狀態(tài)。“若要上戶口,還需繳納罰款,可他們手頭拮據(jù),又怎能支付得起?”
2009年,黃麗英將兩個子女留在家中,從此音訊全無。張友婷透露:“我母親是跟他人私奔了。”據(jù)悉,張日軍與黃麗英曾經感情深厚,但自黃麗英進入一家酒店工作后,兩人的關系在2009年迅速惡化。那年的中秋節(jié),已離家的黃麗英給張日軍發(fā)送了一條短信,告知自己懷上了他人的孩子,并表示將不再返回。起初,張日軍四處尋找妻子,卻始終未能找到。
2010年3月,張日軍同樣選擇了逃避,將子女托付給了未滿18歲的妹妹張瑕(化名)照料,直至半年之后才重返家中,然而對兩個孩子的照顧卻顯得極為疏忽。張友婷回憶道,父親曾連續(xù)五天未曾歸家,僅給了他們20元用于購買食材,然而姐弟倆因饑餓難耐,只得依靠鄰居的接濟勉強度日。劉珍則表示:“外甥花錢如流水,即便有一分錢也會揮霍一空,對兩個孩子的照顧也顯得不盡心?!?/p>
兩個孩子由于長期缺乏必要的營養(yǎng),導致生長發(fā)育受阻,他們的身高、體重以及骨骼發(fā)育均未達到與同齡人相匹配的標準。
輟學
2010年3月,黃麗英離家出走,張日軍亦消失無蹤,導致當時正在佛山塘頭小學讀一年級的張友婷被迫退學。而到了應該入學的年紀,弟弟張海峰同樣未能入學。盡管張日軍后來有所回歸,但始終未曾為姐弟倆提供上學的機會。
2012年,劉珍赴佛山參加喜宴,目睹兩個孩子年紀已不小,卻未曾受過教育,于是她要求外甥為孩子們提供讀書的機會。她當時表示:“如果不加以培養(yǎng),將來他們外出打工,連一個字都不認識,那該怎么辦呢?連乘坐公交車都不知如何識別站點?!睆埲哲娮约阂仓皇亲x到二年級便輟學,隨后便開始外出打工。
劉珍當時認為孩子需要適當?shù)墓芙?,便答應下來幫忙照看兩個孩子。張日軍也表示贊同,決定將孩子送往劉珍在東莞虎門工作的地點就讀,學費由他承擔,而孩子的飲食住宿則安排在劉珍家中?!懊總€月會支付600元的生活費,張日軍承諾得非常爽快?!眲⒄浠貞浀溃瑥埲哲娒吭碌墓べY有4000多元,只要稍微節(jié)省一些,孩子們的教育費用應該不成問題。然而,在支付了兩個月的生活費之后,張日軍卻突然消失了。
去年春節(jié)期間,由于無法籌集張日軍的學費,兩個孩子被迫再次中斷學業(yè)。在東莞這個地方,我確實無力承擔。僅一個學期兩人的學費就超過3000元,我哪里能籌集到這么多錢呢?我從事清潔工作東莞正規(guī)找人公司,每月收入僅有1200元。劉珍今年已經60歲,患有風濕病,而她的老伴則患有糖尿病,她還要負擔起供自己兩個孩子上大學的費用。
由于在湖南的家鄉(xiāng)就讀費用較低,劉珍在春節(jié)過后將兩個孩子送回故鄉(xiāng),并委托了一位親戚負責照料。然而,在支付了超過三百元的學習資料費用后,孩子們僅僅在老家學習了不到兩個月,親戚便要求劉珍將他們接回東莞。原因是孩子們在老家表現(xiàn)不佳,既不懂得保暖也不懂得洗衣,臟衣服隨手丟棄,而且連飯也不愿意自己煮,別人給吃就吃,不給吃就絕食不食。劉珍表示,孩子們屢教不改,她實在無計可施,自從今年清明節(jié)過后,他們便離開了學校,前往東莞。
張友婷和張海峰,這對姐弟已經輟學,目前待在家中。他們偶爾會跟隨劉珍一同拾荒,有時也會獨自行動。“服裝批發(fā)市場的老板見他們生活不易,慷慨地贈送了多套衣物,因此他們不愁衣物和食物?!眲⒄溲a充道,“然而,問題遠不止于溫飽,我們還需要教育他們,讓他們學會識字?!?/p>
談及外甥,劉珍情緒激動,“迫切希望將他召回,讓他對孩子盡到責任?!彼诜鹕疆?shù)氐呐沙鏊鶊蟀?,期望警方能夠將他逮捕。“我手持他的照片,置于派出所,懇請民警留意,協(xié)助我將其擒獲,但他們卻表示未曾發(fā)現(xiàn),不愿協(xié)助我搜尋?!?/p>
無奈之下,她只得讓張海峰將尋人啟事貼于其身,寄希望于有人將其上傳至網絡,以便張日軍能夠發(fā)現(xiàn)。
面對父母離家的狀況,張友婷和張海峰姐弟倆現(xiàn)在所能采取的行動——僅僅是四處搜尋與耐心等候。
相關鏈接
姐弟境遇折射救濟尷尬
張友婷姐弟倆的境遇,折射出兒童遇到困境時的權利救濟尷尬。
1959年,聯(lián)合國頒布了《兒童權利宣言》,其中著重提出了保護兒童權利的至高無上原則和優(yōu)先地位。到了1989年,聯(lián)合國再次發(fā)布了《兒童權利公約》,對宣言中的核心原則進行了重申,即:“必須將兒童的最佳利益置于首位。”1990年,中國正式簽署了這一公約,并于1992年4月2日起,該公約在中國正式生效。
為了維護兒童的合法權益,更有效地執(zhí)行國際公約的相關義務,我國頒布了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,該法著重保障了未成年人的生命權、教育權以及受到保護的權利。除此之外,我國還制定了一系列專門針對兒童的法律法規(guī),包括《收養(yǎng)法》、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以及《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》等。
山東大學法學院博士后王琪在其撰文中指出,眾多法律條文多為規(guī)范性和原則性表述,卻缺少明確的處罰標準、執(zhí)行途徑和責任部門,這直接導致了兒童保護工作的模糊化。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吳海航亦表示,相較于世界其他國家的兒童福利體系,我國現(xiàn)行的兒童福利保障體系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。圖/文:記者王普,通訊員蒲思伊。